- 1.风光篇
- 1.1.给风光摄影师的8条建议
- 1.2.如何利用慢门拍摄海景
- 1.3.如何拍出童话小屋
- 1.4.如何拍摄彩虹
- 1.5.“耶稣光”怎么拍
- 1.6.如何拍摄灯塔
- 1.7.如何拍摄冰挂
- 1.8.如何拍摄雪山
- 1.9.关于星空摄影,你需要知道的8个要点
- 1.10.如何拍摄日全食
- 1.11.如何拍摄流星雨
- 1.12.如何拍摄月食
- 1.13.极光应该怎么拍
- 1.14.如何拍摄萤火虫
- 1.15.如何拍摄荧光海
- 1.16.旋转星轨怎么拍
- 1.17.水边拍摄你要记住这8点
- 1.18.如何拍摄深渊
- 1.19.如何拍摄水边栈桥
- 1.20.拍摄日出、日落的7个关键点
- 1.21.如何拍摄出月亮一样的太阳
- 1.22.海边日落时常见的三种色彩变化
- 1.23.如何拍摄车灯线
- 1.24.如何光绘才能与众不同
- 1.25.为什么你拍的夜景不好看
- 1.26.如何拍摄水中的大桥
- 1.27.如何拍摄一张城市夜景
- 1.28.如何拍烟花
- 1.29.大面积烟花怎么拍
- 1.30.如何将城市拍摄出小人国效果
- 1.31.如何拍摄旋转楼梯
- 1.32.拍摄一张城市悬日
- 2.小品篇
- 2.1.如何拍摄蒲公英上的落日
- 2.2.如何从水底拍摄海面
- 2.3.如何拍摄鲸鱼
- 2.4.如何拍摄一张属于你的“尼莫”
- 2.5.水下拍摄如何使用闪光灯
- 2.6.水下如何用束光筒拍摄小生物
- 2.7.如何拍摄水下超级微距
- 2.8.如何微距拍摄跳蛛
- 2.9.如何拍摄静止昆虫的复眼
- 2.10.如何拍摄飞行中的昆虫
- 2.11.如何拍摄一对晚霞中的鹈鹕
- 2.12.如何拍摄一只鸟
- 2.13.如何拍摄诱人的肉酱意面
- 2.14.如何拍摄甜香夹心的闪电泡芙
- 2.15.如何拍摄一张清新甜品照
- 3.人像篇
- 3.1.人像摄影必须知道的8个基本点
- 3.2.如何在窗口拍摄逆光人像
- 3.3.如何拍出一张有质感的雪景人像
- 3.4.如何拍摄阴影下的人物特写
- 3.5.如何拍摄混合人造光源下的夜景人像
- 3.6.如何拍摄杂乱街道中的人像
- 3.7.如何拍摄有意思的旅拍人像
- 3.8.如何拍摄一张真正的环境人像
- 3.9.如何借用窗口光线拍摄室内人像
- 3.10.如何用标头给孩子拍出大片感
- 3.11.如何在沙漠中拍摄人像
- 3.12.如何拍摄一张慢门景观人像
- 3.13.如何拍摄一张创意景观人像
- 4.纪实篇
- 4.1.纪实人文摄影爱好者的8个思考方向
- 4.2.如何拍出落寞的背影
- 4.3.如何拍摄舞台特写
- 4.4.如何拍摄舞台摄影全景
- 4.5.舞台特写有时候未必拍人
- 4.6.如何拍摄会议中的人物特写
- 4.7.如何拍摄大场景会场
- 4.8.如何拍摄行驶中的汽车大片
- 4.9.如何拍摄多重曝光
- 4.10.如何拍摄一张赛场特写
- 4.11.如何拍摄旅行大片
- 5.让你的照片更有“观感”的12种方法
风景可能是最唾手可得的拍摄题材了,但是我相信广大风光摄影爱好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旅程中,恨不得在每一个景观点前驻足,不断调整参数、构图,希望可以记录眼前的震撼,在回家之后却懊恼不已,因为拍出的照片看起来平淡无奇。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几条贴士,让你在风光摄影中多些思考的方向,当然不是每一条建议都适用任何一个场景,大家要多多尝试,结合实际场景自由选择,以便拍出自己真正心仪的照片。
善于引入前景
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心仪的景色,都会以同样的姿势,端着相机对准不远处的景物按下快门。虽然满足照片清晰、曝光合适这些基本的要求,但往往拍不出彩,最多得到一张明信片风格的照片。这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要选取合适的前景与背景相配合,我每次在胜景面前都会来来回回地走动观察,小到一块石头、几朵花,大到断木、山坡、旧码头,我会尽可能地考虑引入前景来给画面增加纵深感,让拍出的照片更加立体。
这张照片的背景本身已经很震撼,金黄的群山配合着绚烂的朝霞,但是加入前景后会让照片更吸引人。而前景的选择其实不仅仅是引入一个景物,最好是能在构图、色彩、形态上与画面整体更加配合。比如湖边有很多深色的礁石,我偏偏选择了这两个相对明亮发黄的礁石,并且在分布上我让它们分别置于画面两侧,这样它们就和背景上那四平八稳的“山”字形的景色在构图上相互配合。
注意天空的细节
这一条建议不能再直接了,对于风光摄影师来说,阴天、雨天也好过“光板天”,甚至遇到极端天气我反而会更高兴。原因就是纯色的天空没有细节、没有重心,所以看着容易感觉无聊。而天上的云彩则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纹理、亮度以及色彩,这种千变万化的组合会让天空更加生动。配合不同的天气会有不同的喜人的效果,彩虹、日晕、闪电、朝霞、晚霞等都会让天空细节变得极度适合摄影。
我这里说的是天空的细节,这不仅仅包括云,还包含可能出现在空中的一切物体。就拿这张图来说,天空被染成粉红色的不是云,而是由于森林野火而产生的烟尘。虽然提到烟尘可能会有些煞风景,但是因为它的高度、密度、方向合适,所以它的存在反而让数次来到这个栈桥的我看到了最绚烂的色彩。因此,大家要注意天空的状态,哪怕人为地适当地引入一些景物(飞鸟、下垂的枝叶等)来配合“光板天”。
尝试放大景深
景深,可能是我们在学习摄影的初期时最难控制的参数之一。简单来说,景深就是画面中清晰的范围,如果一张照片整个画面都是清晰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大景深的照片。一开始,我们可能会盲目追求大光圈,拍出一张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小景深照片就美得不要不要的。对于人像、静物和一些特写类照片来说,选用小景深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风光摄影,则不能一味地追求大光圈和虚化,画面清晰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个场景中感受美,我们可以让眼睛对焦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我们拍到的是一张仅仅对焦在某一景物上、而其他地方是虚化的照片,就会影响我们看照片的感受,我们可以脑补虚化,但是无法将本身虚化的实物还原清晰。
这张照片就是将景深最大化的一个例子,近处的花朵细节清晰,远处的山峰照样锐利无比。我们在观看时可以任意观察照片中的某处细节,我们的大脑会让画面中的其他景物变模糊,此时的大脑反应跟在实际场景里观察很类似。这就是为什么风光摄影主要使用广角、小光圈,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后期处理的方式进行景深混合的原因。
努力寻找线条
我们在拍摄一张照片或者欣赏一张照片的时候,心里面可能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让观者将视线集中在我们想让他们集中的地方呢?答案有很多。但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引入线条。这里所说的线条不一定是实际存在于画面中的,也有可能是摄影师通过构图和视野调整,将场景中的景物进行人为的构思组合而得到的,抑或是通过慢门将物体移动的轨迹显现出来而得到的。总之,画面中的线条为我们的视线指引了方向,让照片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包含在这张照片里的线条很明显,大家应该能很快地看出来,那就是水流的方向。慢门能拍出线条感,但是这张照片中有视觉引导作用的线条并不是仅仅依靠慢门来表现的。拍摄时,我在场景中来回走动思考取景,海边的礁石有大有小,海中的浪花有高有低,我之所以选择画面中的角度进行拍摄,是因为我观察到在浪花上来之后在海水退去的过程中,这个角度的海道里能形成有明显方向感和汇聚感的水流,并且能和海面组成一个“S”形的曲线,能让我们随着水流望向远处的礁石。
把握“黄金时刻”
热爱风光摄影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日出、日落前后一个小时左右的光线温暖、柔和、投射角度特别,此时非常适合创作,是拍摄风光摄影的黄金时刻。我之所以在此将“黄金时刻”加上引号是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追求在众所周知的黄金时刻去拍摄,而是要多一些思考,要找到更能和一个场景、一个主体相配合的“黄金时刻”。
比如在这个场景时,我完全可以等到日落时分、云彩变成鲜艳的晚霞时再去拍摄,但是由于当时云层的配合,天空中出现了难得的日晕,所以,我果断选择立刻拍摄,通过调整机位让太阳正好出现在灯塔灯光室背后,一个几乎完美的日晕将之包围。虽然这张照片并不是在人们所熟知的黄金时刻里拍摄,但是画面依然很美。如果在太阳靠近地平线时进行拍摄,那么我是无法将太阳放到灯塔灯光室的位置的。
善于利用长焦
是的,在风光摄影里广角的地位绝对是统治级的。如果让我去拍照并且只能选择一个镜头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超广角变焦。但是我一直在说各个焦段都有合适的风光构图,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找到。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在取景的过程中要留意合适的长焦构图,长焦镜头不只是可以拉近视野。使用长焦距拍摄风光摄影确实会有一些限制,比如无法自如地选择前景等,所以,熟悉长焦镜头的优势很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它压缩背景、捕捉较小面积的景观等。
这张照片就是用300mm的焦段拍摄的抽象场景。在实际场景中虽然到处都是冰封,但是取景范围外的冰状态一般,用不够长的焦距进行拍摄的话,照片中的内容会被干扰。
抓住完美时机
这一点对于摄影师临场应变和把握时机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场景中可能会出现难得的或者是意料之外的景物,比如飞进画面的鸟类,或者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如果说没有出现这种时机,我们也能够拍到优秀照片的话,那么一旦引入特殊事物,那将极大地提高我们作品的水准,我们的作品将极可能因此而具备唯一性。但是想要把握住完美的时机并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对于周边事物有足够的注意力;其次,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器材使用十分熟悉,要能在瞬息变化中找到恰当的构图;此外,我们很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
这张照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当时天色已暗,我在草地上支着脚架,用小光圈、低感光度设置,拍摄一个相对静态的场景,突然听到右边有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我转头看到了这只可爱的短腿矮山羊也在看着我,可能是我挡住了它回家的路。我并没有抓起相机对着它进行连拍,而是轻轻地抱起相机,同时调整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向我的后方撤去,一边给它让路,一边让更好、更多的景色作为背景。在我拍完一组照片之后,想拿出手机与它来个合影,却发现它已经下到山坡下离我远去了。
大胆带入人物
风光摄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表现人和景色的互动,表现人们置身美景中感受大自然震撼的状态。而且人的出现可以体现出场景的规模感,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场景的庞大气势。所以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引入人物的话,那就大胆地去做吧,没有其他人进行配合的时候,对自己身材、颜值够自信的摄影师应当果断出镜,毕竟不能放过耍帅装酷的机会!
好了,对于风光摄影的一些不同感悟就先写到这里,作为一个开篇。其实在实战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实际场景的拍摄方法吧。
我在带入人物时,倾向于突出渺小的人类和壮丽的景色之间的一小一大的对比。此外,使用剪影的方式进行拍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张照片是一张合成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是我,为了拍出合适的人物造型,我在相机连续拍摄的过程中爬上了礁石并开始尝试不同的动作姿势以及灯光角度,最终从中挑出了一张最完美的照片,将其和在同一地点拍摄的银河全景进行了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