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

三分法构图可以说是摄影构图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构图方法。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将画面从上到下分成三等份,从左到右也分成三等份。这样我们就将画面分割成了一个九宫格。

figure_0146_0159

分割画面的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形成了一个“井”字,并且有四个交汇点。这四条线和四个交汇点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我们如果将画面中的主线条在三分线上,拍摄主体在1/3线的4个交点上——视觉中心,会让看照片的人第一时间注意到主体和主线条,同时也会让人觉得画面非常舒服。

这一幅照片是我在一个雪天看到的场景,两个人在大雪中回家,我刻意等到两个人走到视觉中心点位置的时候才按下快门。

figure_0146_0160

figure_0146_0161

在我的拍摄过程中三分法是最常用到的,也几乎是贯穿我拍摄始终的构图基本法。我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用三分法构图的。

figure_0147_0162

新手拍摄时很多人会选择将线条放置在中线的位置,这主要体现在地平线或者海平线方面;新手还多会选择将拍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多见于拍摄到此一游照的时候。居中的表现往往会让画面呆板,而且不利于拍摄意图的表达。

人眼在看一幅画面的时候,视觉的中心往往不是在画面的正中心,而是偏一点。三分法构图的四个三分线的交点——视觉中心,正是容易让人一眼看到的点。避开居中是新手成熟的一个标志。

三分法构图还需要有方向。学了三分法我们知道,要将主线条放在三分线上,要将主体放在三分线交汇点上。但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横向的主线条放在上面的线还是下面的线?纵向的主线条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主体是放在四个点的哪个点好呢?

其实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横向主线条。横向主线条出现的时候往往就是地平线、水平线一类的。如果地面或者海面上的景物比较重要,那么就要将地平线或者水平线放在上三分线,以保证地面和海面有足够的空间。如果是画面中天空部分的景物比较重要,就将地平线或者水平线放在下三分线上。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给你的主体留下足够多的空间。

figure_0147_0163

比如这张照片中,水面上有倒影,有很多浮萍,还有草丛和浮木,细节比较多。色彩也更加丰富一些,所以我就选择了将水平面放在上三分线。

figure_0148_0164

对于这张照片,我则将地平线放在了下三分线。我们可以看到在地平线以上的画面中有人,有树,有建筑还有太阳,显然内容要更丰富一些。

figure_0148_0165

当然,也有时候尽管地面上的内容更多,天空比较空,但是为了表达一种空旷或者天高气爽的感觉,我们也可以让天空有大面积留白。

再说纵向主线条和主体。这两者往往是有方向的。比如你的纵向主线条就是一个人,或者你的主体就是人啊,车辆一类的,那么往往就有一个面部的朝向问题。

记住一点,永远让你的主体朝向比较空旷的一面。

figure_0149_0166

比如这个画面中的人,我将他放在右边的原因是他的脸朝着左边。这样给主体留够空间,不会觉得“堵”。

不信的话,你看这张照片,滑雪的人面朝右边,而我也将他放到了右边。是不是有一种马上要撞墙的感觉呢?

figure_0150_0167

横向的主线条放在上面的线还是下面的线?纵向的主线条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主体是放在四个点的哪个好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看着舒服。

三分法构图之所以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三分法好学,也更容易突出主体,同时也能让人感到舒服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摄影基础你需要知道的

figure_0150_0168

那么,如果我这张照片就是不想让人觉得舒服呢?

接着说说另一种情况:我偏不把主体放在舒服的地方。

有时候拍摄者不想把主体放置在1/3线交点上,一般来说就是拍摄者就不想让照片看起来舒服,或者是拍摄者觉得不放在这里更好。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见,比如一张照片想表达一些诸如:压抑、困顿、无奈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样的构图法。这样你的作品不仅是主体本身的表现让人觉得不舒服,也能让构图帮助你强化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同时我们知道人像构图的时候,人面部如果朝向一方,一定尽量避免朝向与自己位置相同的一方。比如说人在画面左边,脸最好朝着右边。而这张照片中人物处在画面的右边,同时也朝向这一边,这能够加剧画面的压抑感。

照片可以表达正面情绪,同时也可以表达负面情绪。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自然需要让人“不舒服”的构图,当你想表达这样的拍摄意图时,自然就要采用非常规的构图法了。

关于摄影基础你需要知道的

figure_0151_0169

摄影无定法,但是有其基本原理。希望能从我上面总结的个人亲身经历中体验出一些自己的东西——怎么构图取决于你想表现什么,这一点绝对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