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

光圈、快门、感光度,被称为曝光三要素。摄影师就是利用这三个参数才能实现相机控制照片曝光的。这三个参数看似杂乱,其实每一个参数都有非常简单的规律。知道规律之后,相当好记。


光圈

在介绍镜头的时候已经讲过,光圈口头上作为光圈值的简称,但实际上更多地反映孔径的大小。

孔径越大,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大。

得出:

光圈值与曝光量成反比,光圈与曝光量成正比。

所以针对光圈定义的混乱,大家只要记住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就行了。

光圈值常见的有:f/1、f/1.4、f/2、f/2.8、f/4、f/5.6、f/8 、f/11 、f/16、f/22、f/32。每一挡光圈值都是1.4倍(根号2)的关系。因为光圈值是焦距与孔径的比值,所以光圈每增大一挡(光圈值变小一挡),孔的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通光量也变为原来的2倍。

以f/1.0为标准,每挡1.4倍递进或者递减,很好记。

一般来说,光圈比f/2.8大的就算大光圈了(f/1、 f/1.4、 f/2 、f/2.8 ),

光圈比f/8小的就算小光圈了(f/8 、f/11、 f/16、 f/22 、f/32),

要一直强化数值越小,光圈越大的概念。


快门

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简称,可能是因为曝光时间是由快门控制的原因吧。

快门越快,曝光时间越短,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小。

快门越慢,曝光时间越长,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大。

常见快门值有:30秒、15秒、8秒、4秒、2秒、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1/8000秒。每一挡快门之间都是2倍的关系,快门每调慢一挡曝光量就变为原来的2倍。

以1秒为标准,每挡2倍递进或者递减。

一般来说,比1/250秒快的就是高速快门。

比1/60秒慢的就是低速快门。


感光度

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时候可能很弱的光也能在照片上得到较亮的效果。

感光度在相机中对应的是ISO值。一般常见的ISO值有6、12、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每一挡ISO值基本都是2倍的关系,也就是说ISO值每提升一挡,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变为上一挡的2倍,每提升一挡感光度,达到同样照片影调的曝光量只需要之前的一半即可。

一般来说,ISO 的标准值是ISO 100。部分厂商的ISO 标准值是ISO 200。在胶片时代,胶片的感光度越高银盐颗粒越大,照片的胶料感越强,所以看起来粗糙。在数码时代,CCD和CMOS的感光度越高,CCD和CMOS越容易被电信号干扰,照片的噪点越多,所以看起来也越粗糙。细腻照片看起来更好,所以在拍照时摄影师都尽量选择较低的感光度(标准值)。

关于摄影基础你需要知道的

figure_0055_0065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曝光的三要素。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最重要的环节了。下一节中我们要说明白这三要素是如何协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