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码相机
- 1.1.数码相机机身简介
- 1.2.镜头简介
- 2.焦距与取景
- 2.1.焦距与题材
- 2.2.透视与焦距的关系
- 2.3.取景
- 3.影调
- 3.1.什么是影调
- 3.2.影调的量化
- 3.3.控制影调
- 4.曝光补偿三要素
- 4.1.三要素是什么?
- 4.2.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 4.3.互易律
- 5.曝光组合
- 5.1.什么是曝光组合
- 5.2.光圈优先
- 5.3.快门优先
- 5.4.手动模式
- 6.光线
- 6.1.光线的特性
- 6.2.光线的分类
- 7.正确的曝光
- 7.1.正确的曝光
- 7.2.大光比强反差
- 7.3.摄影绘画
- 7.4.多重曝光
- 8.摄影中的虚实
- 8.1.对焦与景深
- 8.2.背景虚化
- 8.3.超焦距
- 8.4.通过快门控制虚实
- 8.5.拍不清楚怎么办
- 9.构图
- 9.1.居中法构图
- 9.2.三分法构图
- 9.3.重复法
- 9.4.引导线
- 9.5.三角构图
定义:影调就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明亮的照片就是高调,阴暗的照片就是低调,不亮不暗的就是中间调。
作用:影调通常通过明暗的表现给观者以相应的感受来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意图——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
明亮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欢快——高调
阴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压抑——低调
灿烂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朝气——高调
昏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迟暮——低调
所以摄影师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主题使用不同的影调。
同时不要忘记:那些本身就明亮的物体应该用高调表现;那些本身就黑的物体应该用低调表现。
本身就是高调的物体:雪、白馒头、白衣服、白纸、棉花……
本身就是低调的物体:煤炭、黑色皮鞋、黑色的衣服、夜晚的天空……
可见,本来就是高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白色或者浅色的。本来就是低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黑色或者深色的。
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场景是冰天雪地,因为雪是白色的,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面积,所以这张照片就是一幅高影调的照片。
曝光:f/8 1/800s ISO 100 +1EV 焦距:200mm
另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夜景,尽管彩虹桥灯火璀璨,但是这是晚上,天是黑的,水面也是黑的。这就是一张低影调的照片。
曝光:f/13 30s ISO 100 -2EV 焦距:75mm
尽管之前说过了很多高调和低调的适用场景,但是我保证摄影师在大多数时间会使用中间调。
中间调就是指高调和低调中间的调。如果非要有一个能让人看似信服的概念的话,就必须引入18%灰的概念。
18%灰又称18度灰,中性灰。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世间万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极白和极黑分别位于光谱的两端,在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实际上反射了18%的入射光。
于是我们简单地称18%灰为中性灰,表示中间调。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
但并不是说中间调的照片一定是灰蒙蒙的,蓝天白云,绿草林荫,姹紫嫣红一般都是中间调。看起来鲜艳的照片往往都是中间调的。下面的照片就是一张中间调的作品。
曝光:f/2.8 1/500s ISO 100 0EV 焦距:200mm
最后再次强调一点,大多数照片都是中间调,少数场景需要用高调或者低调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