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

前面讲过室内的几种光位,由于是晴天,太阳光也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在人像写真摄影中,光线的形成是由摄影师、模特及光源位置三者决定的。光线的方向也可以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和顶光等。

 image.png

晴天拍摄人像,光源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

一个怎样的光效感觉,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找到合适的光源

光圈:f/7.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1.顺光

顺光在人像写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光线直接投射到模特的正面,这种用光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肤色、鲜艳的服饰,以及画面中的各种细节。顺光拍摄时以在夕阳和黄昏的光线条件下效果最佳,模特也不会感到刺眼。顺光拍摄的技巧比较容易掌握,但这种表现方法也有缺点,就是不容易显示出模特五官的立体感。

 image.png

顺光的特点是能把人物的形态表现得非常到位,拍摄时光照

和曝光比较容易掌握,但人物相对会缺少立体感

光圈:f/9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2.侧光

 侧光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与人物和相机成90°左右的水平角度。该类光线能产生明显的强烈对比。通常用侧光来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有时也把侧光作为装饰光来表现画面的细部。采用侧光进行摄影,可以制造出较强烈的造型效果。

在利用侧光进行拍摄时,人物的一侧受光,另一侧处于暗面,被拍摄者的影子修长且具有表现力,表面纹理和质感非常明显。侧光的优点是使人物有较强的立体感,有力度;缺点是暗部基本没有层次。尽管如此,暗部也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所示照片的光线位于被摄者的右面,光线比较强烈。因此,被摄者的右边完全被笼罩在阳光下,亮度非常高。如果按照左侧脸的曝光量进行曝光,则右侧脸将曝光过度,所以在拍摄时按照右侧脸的曝光量进行曝光。在侧光条件下,可以利用反光板对人物的暗部进行补光,以减少人物面部光线的反差。如图中的人物,在拍摄时,侧面光线非常强烈,如果直接以亮部进行曝光,人物的左侧脸将被黑暗完全淹没,没有任何细节。所以,在拍摄时使用了反光板对人物的左侧进行了补光,这样可以使人物面部的光线反差减小。

  image.png

侧光容易将人物拍“花”,即脸上光照不均匀,这是需要注意的,尽量用反光板进行协助

光圈:f/7.1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image.png

侧光光比比较大,需掌握好曝光,注意不要让脸部形成“阴阳脸”,如果避免不了,可以灵活地用模特的头发挡住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6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3.前侧光

前侧光也称斜射光,其光线投射方向与人物和相机成45°左右的水平角度,该类光照出现在上午9点—10点和下午3点—4点。这种光线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也是拍摄人像最好的光线角度。被照明的人物的投影落到斜侧面,有明显的明暗差别,可较好地表现景物的质感、影调及立体感。光线使人物身体约2/3受光,产生的亮面比较大,明暗对比较明显,立体感强,人物形象比较完整,能产生很好的光线效果和丰富的影调,并且能把被摄者的皮肤完美地表现出来,是人像摄影中的常用光位。

右图是一张标准的前侧45°强光的照片,光线从被摄者的左前方照射过来,由于光线角度高而且比较强烈,因此在被摄者的身上和脸上都投下了一些阴影。如果等到太阳的角度再低一些时进行拍摄,则可以避开这些阴影了。

 image.png

前侧光立体感较强,在拍摄时需注意投影

光圈:f/10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image.png

光源在模特的左前方,模特左半边脸的光线强度强于右边,这种明暗的对比效果把模特的皮肤和头发勾勒得很有质感,

但要注意局部过曝

光圈:f/10 快门速度:1/8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自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image.png

为前侧光制造光斑, 使画面产生层次感

光圈:f/1.2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4.顶光

顶光即来自顶部的光线,与景物和相机成垂直角度。这种光线一般在正午的烈日下出现,它使人物的头顶、前额和鼻头很亮,但会在模特的眼窝和鼻子下面形成难看的阴影,不利于人物的表现。如果不是为了营造某种视觉效果,应尽量避免在顶光下进行拍摄。

 image.png

顶光拍摄,人物五官会有难看的阴影,在日常生活中拍摄人像时,不建议使用顶光

光圈:f/9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5.侧逆光

当相机处于被摄人物正面时,光线来自人物的左后方或者右后方,与相机成135°左右的角度,从而形成侧逆光。利用侧逆光摄影,光线投射在人物的侧后方,虽然人物受光面小,但两面十分突出。侧逆光和逆光不同之处是,侧逆光能在被摄者的头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金黄色的反光非常漂亮,特别是当太阳的角度比较低时,阳光的颜色会更加漂亮,可以将模特的头发镀上一层金边,以增加照片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用光方式比逆光更加自然,同时不易出现眩光,不会破坏画面的成像质量。

image.png

侧逆光拍摄,轮廓清晰

光圈:f/2.8 快门速度:1/3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image.png

金黄色的阳光给模特染上了一道金边,使人物更有立体感

光圈:f/1.2 快门速度:1/1000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自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6.逆光

逆光是指从相机相对方向投射而来的光线,它可以勾勒出景物的边缘,并与景物一起形成纵深感。当光线从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在逆光拍摄时,被摄者的背部受光。如果要表现被摄者的脸部特征,则需要借助反光板,或者直接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在逆光条件下,被摄人物在明亮的背景前会呈现暗色的剪影,这种高反差影像既简单又具有表现力。

在逆光拍摄时,如果按照画面中的亮部进行曝光,被摄对象将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在明亮的背景前呈现暗调,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则勾勒出被摄者的外部轮廓,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如果兼用曝光,则既能表现被摄对象的细节,又能在较亮的背景上突出被摄物体,这种高反差的效果很有表现力。

 image.png

 逆光拍摄是很漂亮的,人物的整个轮廓都被勾勒出来,不足之处是面部会曝光不足,这时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光圈:f/4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下面这张照片同样是逆光,但由于被摄者的面部细节也需要突出,因此,使用反光板从前方进行补光。使用反光板不仅可以将阳光反射到被摄者的面部,还可以制造出眼神光效果,而且面部受光很均匀。

 image.png

逆光拍摄虽然会使轮廓很漂亮,但面部曝光不足,缺少层次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0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image.png

使用反光板,给模特面部进行补光,使画面效果更完美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0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3EV

 

tips 

逆光人像拍摄的技巧如下:

由于天空亮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使用相机自动测光,常常会导致人物欠曝,整个画面黑乎乎的。如果阳光强烈,即使利用曝光补偿也不一定能使人物曝光正常。这时候推荐大家使用手动曝光,也就是M挡,通过观看拍摄后的图片,慢慢进行快门和光圈的调整。

有时候夕阳正对镜头或画面过于昏暗导致对不上焦,就可以尝试带上遮光罩或者寻找人物边缘有光的地方对焦,但要适当缩小光圈,以增加景深。

逆光使得拍摄主体面部受光不足,拍摄者需要适时增加曝光量,这时需要反光板、闪光灯等为拍摄主体进行补光处理,使人物面部得到足够的曝光量。

逆光拍摄时还要充分运用背景。

image.png

逆光拍摄时,通过对曝光的控制,能得到既有神秘感又有创造性的剪影效果

光圈:f/13 快门速度:1/5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速度优先 曝光补偿:+0.3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