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

个人影棚中最重要的就是灯。专业的影室灯可以按需求打出不同功率的光,也可以利用其配备的造型灯泡方便地进行测光。但这种影室灯造价昂贵,一般国产的也要千元左右,而且为了打光,在影棚中通常需要2~3盏,其花费是一般摄影爱好者所不能承受的。

 image.png

用影室灯制造光线效果

光圈:f/4 快门速度:1/30s 感光度:ISO4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按影室灯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解为两部分,即造型灯泡与闪光灯。造型灯泡可以用家用灯泡来代替,如果仅仅是为了方便测光, 将家中的台灯换上大功率的灯泡即可(最好是带有灯罩并方便指定灯光方向的那种)。影室灯中的闪光灯部分,可以用常用的便携小型闪光灯代替,并要求数码相机支持外接闪光灯。这样做既了解了室内光线的运用原理和原则,又节省了开支。 

标准色温是衡量光源光谱质量最常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当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与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则称为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在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多一些,通常称为“暖光”;当色温提高后,在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是: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K~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K~18000K。

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色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分。色温度数的单位用字母K表示。

电子闪光灯是最常用的灯具。电子闪光灯的发光具有4大特性,即发光强度极大、发光持续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以及发光性质为冷光。下面将对它们分别进行介绍。

 

发光强度极大

电子闪光灯尽管外形小巧,但其发光强度极大。一个闪光指数为GN22(ISO100/m)的小型电子闪光灯,其发光强度相当于大约100个100W的钨丝灯的发光强度。

 

发光持续时间极短

电子闪光灯每次闪亮的持续时间极为短暂,而且随闪光灯的种类和功能的不同而变化。了解所使用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查看闪光灯相应的使用说明书。

例如,“海鸥SX-1型”袖珍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为1/2000s;“森派克(Sunpak)5000型”闪光灯全光输出时为1/400s、半光输出时为1/800s、1/4光输出时为1/1600s、1/8光输出时为1/3200s……1/128光输出时为1/50000s。通常,在一只闪光灯上输出的光量越小,闪光持续的时间越短。

电子闪光灯具有发光时间极其短暂的特点,在摄影中“凝固”动体拍摄时经常被用到。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因其闪光时间非常短暂,因而在拍摄时无法观察用光效果,无法识别是否有不当的耀眼光斑。 


image.png


image.png

在拍摄人像时,色温一定要调准确,这样才能获得自然的肤色

光圈:f/9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image.png

凝固效果的人像,当摄影师用白光打得很有“感觉”时,再用闪光灯加以辅助,视觉效果会更强

光圈:f/10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 模式 曝光补偿:0EV


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

 

电子闪光灯的发光色温约为5500K,与标准日光色温相同,因而适用于常见的日光型彩色胶卷。如果摄影者对色彩还原十分讲究,尤其是在拍摄彩色反转片时,则需要查看一下闪光灯说明书。不同的闪光灯,其闪光色温也会有差异。此外,如果闪光灯已陈旧,灯管已老化,也会导致发光色温的下降。


发光性质为冷光

电子闪光灯的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不会像聚光灯、碘钨灯和照相强光灯那样发出灼热的光。这种冷光对于拍摄怕热的被摄体时显得特别合适。例如,在拍摄儿童时,儿童在热光源下往往会显得不自然;又如,在拍摄某些遇热会变形的物体时,如冷饮中的冰砖、糕点中的奶油蛋糕等,则必须使用冷光照明。

 image.png

利用人工光可以改变画面的色温,能更好地表现画面,突出主体

光圈:f/8 快门速度:1/16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