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SZ:000049)
—主营范围—
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配件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销售;电源管理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测试及销售;移动通讯产品及配件的开发及销售;高科技项目开发、投资、咨询,高科技企业投资。
—主营构成分析—
2020-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193.98亿 | 100.00% | 177.16亿 | 100.00% | 16.82亿 | 100.00% | 8.67% |
按产品分类 | 电池及配件销售 | 192.66亿 | 99.32% | 175.96亿 | 99.32% | 16.71亿 | 99.32% | 8.67% |
其他(补充) | 1.32亿 | 0.68% | 1.20亿 | 0.68% | 1141.87万 | 0.68% | 8.68%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121.62亿 | 62.70% | 110.27亿 | 62.24% | 11.36亿 | 67.51% | 9.34% |
国内 | 72.36亿 | 37.30% | 66.89亿 | 37.76% | 5.46亿 | 32.49% | 7.55% |
2020-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75.42亿 | 99.57% | 69.16亿 | 99.61% | 6.26亿 | 99.14% | 8.30% |
其他(补充) | 3220.01万 | 0.43% | 2679.67万 | 0.39% | 540.34万 | 0.86% | 16.78% | |
按产品分类 | 电池及配件销售 | 75.42亿 | 99.57% | 69.16亿 | 99.61% | 6.26亿 | 99.14% | 8.30% |
其他(补充) | 3220.01万 | 0.43% | 2679.67万 | 0.39% | 540.34万 | 0.86% | 16.78%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41.98亿 | 55.42% | 38.14亿 | 54.94% | 3.84亿 | 60.73% | 9.14% |
国内 | 33.44亿 | 44.15% | 31.01亿 | 44.67% | 2.43亿 | 38.41% | 7.25% | |
其他(补充) | 3220.01万 | 0.43% | 2679.67万 | 0.39% | 540.34万 | 0.86% | 16.78% |
2019-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184.43亿 | 100.00% | 169.01亿 | 100.00% | 15.42亿 | 100.00% | 8.36% |
按产品分类 | 电池及配件销售 | 184.43亿 | 100.00% | 169.01亿 | 100.00% | 15.42亿 | 100.00% | 8.36%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104.25亿 | 56.53% | 95.71亿 | 56.63% | 8.54亿 | 55.40% | 8.19% |
国内 | 80.18亿 | 43.47% | 73.30亿 | 43.37% | 6.88亿 | 44.60% | 8.58% |
2019-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73.15亿 | 99.81% | 67.37亿 | 99.91% | 5.78亿 | 98.64% | 7.90% |
其他(补充) | 1390.99万 | 0.19% | 597.14万 | 0.09% | 793.85万 | 1.36% | 57.07% | |
按产品分类 | 电池及配件销售 | 73.15亿 | 99.81% | 67.37亿 | 99.91% | 5.78亿 | 98.64% | 7.90% |
其他(补充) | 1390.99万 | 0.19% | 597.14万 | 0.09% | 793.85万 | 1.36% | 57.07%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38.38亿 | 52.38% | 35.52亿 | 52.68% | 2.87亿 | 48.93% | 7.47% |
国内 | 34.76亿 | 47.43% | 31.85亿 | 47.23% | 2.91亿 | 49.72% | 8.38% | |
其他(补充) | 1390.99万 | 0.19% | 597.14万 | 0.09% | 793.85万 | 1.36% | 57.07% |
2018-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172.49亿 | 100.00% | 158.35亿 | 100.00% | 14.14亿 | 100.00% | 8.20% |
按产品分类 | 电池及配件销售 | 172.49亿 | 100.00% | 158.35亿 | 100.00% | 14.14亿 | 100.00% | 8.20%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108.94亿 | 63.15% | 98.57亿 | 62.25% | 10.36亿 | 73.28% | 9.51% |
国内 | 63.56亿 | 36.85% | 59.78亿 | 37.75% | 3.78亿 | 26.72% | 5.95% |
—经营评述—
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持续夯实主营业务,继续坚持“核心聚焦、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经营方针,务实高效推进各项经营工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指标持续向好,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193.98亿元,同比增长5.18%。主要产品年实际销售情况如下:BMS(电源管理系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9.82亿元,PACK(封装集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71.16亿元(相关数据包含向内部公司销售额)。经大华事务所审计,2020年度本公司总资产为90.39亿元,合并后实现利润总额9.20亿元,同比增长7.69%;实现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10.5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3.36%。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1、努力开拓锂电池应用高增长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锂电池在各细分领域应用的市场机会,着力开拓锂电池应用高增长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小型锂电池业务领域,受中美贸易摩擦和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智能手机锂电池业务出现下滑,但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15亿元,同比增长128.79%;中型锂电池业务领域,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同比增长36.02%,电动工具和吸尘器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50亿元,同比增长45.87%,智能出行业务积极把握锂电池对传统铅酸电池的替代契机,围绕细分市场排名前列的客户进行拓展,初显成效;大型锂电池业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经营情况持续改善,核心客户业务迅速增长,优质新客户开拓工作进展顺利;储能业务着力开发5G通信基站、家庭储能、UPS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报告期出货量超20万台套。2、积极试水新兴业务,拓宽产业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试水新兴业务,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利用公司在消费电子产品锂电池封装集成领域的领先优势,尝试开展非电池组装业务(电子制造服务EMS),以智能移动产品制造微型化、系统模块化发展为契机,切入智能手机电源管理系统SIP业务,率先应用SIP工艺供货国内品牌手机厂商;为了更好的拓展智能控制器件相关业务,惠州蓝微以人民币2,000万元投资参股了以X波段射频雷达智能控制芯片为主要产品的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参股占比20%。3、现金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优化子公司股权结构,增强公司利益一体化,增加上市公司股东每股收益,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了新疆上阳股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惠州电池和惠州蓝微两家子公司25%股权。收购完成后惠州电池和惠州蓝微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公司做大做强。4、持续推动产业园建设,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惠州物联网电源高端智造项目通过挂牌竞价方式取得348,103平方米建设用地使用权,一期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主厂房已顺利封顶,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逐步投入使用,越南北江制造基地扩产完成及长沙望城生产基地新厂房投产,产能逐步释放,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5、升级制造系统和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自动化改造,升级制造系统。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制程,改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通用性,打造柔性、灵活、高效的工艺平台,以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快速交付的生产需求;建立了高效率混合生产新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精准抽样实施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有效监控,实时共享生产数据,搭建以大数据为依托的质量分析和异常处理的质量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