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教程
- Python教程
- Python 简介
- Python3 下载安装
- python基础语法
-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 Python数据类型转换
- Python解释器
- Python 注释
- Python运算符
- Python数字(Number)
- Python字符串
- Python列表
- Python元组
- Python3 字典
- Python集合
- Python条件控制
- Python循环语句
- Python编程第一步
- Python 推导式
- Python3 迭代器与生成器
- Python函数
- Python lambda(匿名函数)
- Python 装饰器
- Python数据结构
- Python3 模块
- Python __name__ 与 __main__
- Python输入和输出
- Python3 File(文件) 方法
- Python3 OS 文件/目录方法
- Python3 错误和异常
- Python3 面向对象
- Python3 命名空间和作用域
- Python3 标准库概览
在前面的教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 Python3 的基本语法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一些实例。
打印字符串:
实例
print("Hello, world!")
输出结果为:
输出变量值:
实例
i = 256*256
print('i 的值为:', i)
输出结果为:
定义变量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实例
x = 3 y = 2 z = x + y print(z)
输出结果为:
定义一个列表并打印出其中的元素:
实例
my_list = ['google', 'kuaikuaixuan', 'taobao'] print(my_list[0]) # 输出 "google" print(my_list[1]) # 输出 "kuaikuaixuan" print(my_list[2]) # 输出 "taobao"
输出结果为:
使用 for 循环打印数字 0 到 4:
实例
for i in range(5): print(i)
输出结果为:
根据条件输出不同的结果:
实例
x = 6 if x > 10: print("x 大于 10") else: print("x 小于或等于 10")
输出结果为:
下面我们尝试来写一个斐波纳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实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Fibonacci series: 斐波纳契数列 # 两个元素的总和确定了下一个数 a, b = 0, 1 while b < 10: print(b) a, b = b, a+b
其中代码 a, b = b, a+b 的计算方式为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然后同时赋值给左边,等价于:
执行以上程序,输出结果为:
这个例子介绍了几个新特征。
第一行包含了一个复合赋值:变量 a 和 b 同时得到新值 0 和 1。最后一行再次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到,右边的表达式会在赋值变动之前执行。右边表达式的执行顺序是从左往右的。
也可以使用 for 循环来实现:
实例
n = 10 a, b = 0, 1 for i in range(n): print(b) a, b = b, a + b
end 关键字
关键字end可以用于将结果输出到同一行,或者在输出的末尾添加不同的字符,实例如下:
实例
#!/usr/bin/python3 # Fibonacci series: 斐波纳契数列 # 两个元素的总和确定了下一个数 a, b = 0, 1 while b < 1000: print(b, end=',') a, b = b, a+b
执行以上程序,输出结果为:
© 2025 Copyright: kuaikuaixuan.com
京ICP备14015652号-3
网址导航